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知应会
发布时间:2014-5-12 10:17:41 点击:1680次
[关闭本页]
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
正衣冠:主要是在照镜子的基础上,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
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既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解决思想问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是:为民、务实、清廉。
为民:就是要坚持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务实:就是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发挥理论联系实际之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发扬艰苦奋斗之风。
清廉:就是要自觉遵守党章,严格执行廉政准则,主动接受监督,自觉净化朋友圈、社交圈,带头约束自己的行为,增强反腐倡廉和拒腐防变自觉性,严格规范权力行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决反对一切消极腐败现象,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对象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对象是: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五、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没有做统一的要求。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作为领导班子的一员,应该欢迎他们参加活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可以邀请他们列席,但不要求写对照材料,组织集体学习,邀请他们参加,并注意听取他们意见,发挥他们作用。
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讲求实效、坚持分类指导、坚持领导带头。
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就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道德品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公仆意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要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敢于揭短亮丑,崇尚真理、改正缺点、修正错误,真正让党员、干部思想受到教育、作风得到改进、行为更加规范。
坚持讲求实效:就是要开门搞活动,请群众参与,让群众评判,受群众监督,努力在解决作风不实、不正和行为不廉上取得实效,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取得实效。
坚持分类指导:就是要针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的不同情况,找准各自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适合各自特点的目标要求和办法措施。
坚持领导带头:就是要上级带下级、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带一般干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七、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应把握“四个关系”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应把握“四个关系”:即把握好深化学习与深入实践的关系,在知行合一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把握好完成规定动作和创新自选动作的关系,在统筹谋划中有序推进;把握好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在标本兼治中解决问题;把握好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和抓好当前各项工作的关系,在统筹兼顾中双促双赢。
八、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五个贯穿始终”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五个贯穿始终”:即把活动总要求贯穿始终;把反对“四风”贯穿始终;把整风精神贯穿始终;把领导带头贯穿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
九、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方法步骤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方法步骤是: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
学习教育、听取意见:重点是搞好学习宣传和思想教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
查摆问题、开展批评:重点是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要求,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重点是自己找,认真查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的问题,进行党性分析和自我剖析,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整改落实、建章立制:重点是针对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制定和落实整改方案;对一些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治理。每个单位都要抓住重点问题,制定整改任务书、时间表,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十、中央政治局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1、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
2、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3、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4、要规范出访活动,从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发合理安排出访活动,严格控 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资机构、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等到机场迎送。
5、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
6、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7、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8、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十一、“四风”及其表现形式
“四风”: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其表现形式如下:
形式主义:要害是知行不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表现形式是学风不正、学用脱节,文山会海、空话套话,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不切实际、不求实效,落实不力、工作疲沓。
官僚主义:要害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表现形式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跑官要官、任人唯亲,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不负责任、不敢担当,吃拿卡要、与民争利,表里不一、纪律松懈。
享乐主义:要害是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风盛行。表现形式是思想空虚、精神颓废,慵懒松散、不思进取,迷恋特权、弄权贪腐,计较待遇、追名逐利,玩心太重、生活腐化。
奢靡之风:要害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骄奢淫逸,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表现形式是讲究排场、铺张浪费,大兴土木、违规建设,节庆泛滥、赛事成灾,违规配车、多头占房,巧立名目,挥霍公款。
十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何听取意见建议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突出听取意见建议的重点,明确听取意见建议的范围,改进听取意见建议的方式。
突出听取意见建议的重点。注重听取群众对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反映,听取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和“庸懒散慢浮”的意见和建议,听取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意见。
明确听取意见建议的范围。广泛听取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主动听取本系统上级机关、下级部门、相关部门、本单位职工的意见。主要领导干部重点听取班子成员、下级单位负责人的意见,也要听取其他同志的意见。领导班子成员注意听取分管部门和单位、基层部门和单位、干部职工的意见。垂直管理和行业管理的部门注意听取下属单位的意见。窗口单位尤其要注意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
改进听取意见建议的方式。主要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还可以开展问卷调查、设置意见箱、开通专线电话以及设立网上邮箱等拓宽听取意见渠道。
十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何坚持边学边查边改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边学边查边改,要把学习教育与查摆问题、解决问题和建章立制结合起来。
把学习教育与查摆问题结合起来。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对照《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查找“四风”以及“慵懒散漫浮”方面的突出问题,看存在哪些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具体表现是什么。
把学习教育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对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过程中查找出来的“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能改的马上改,能做的马上做,小有小改,大有大改。
把学习教育与建章立制结合起来。要针对整改后容易出现反弹的问题,立规矩、建制度,从源头上防治作风不正、不实、不廉的问题。要及时对已有的制度进行梳理,适用的坚持,不适用的废止,需要完善的尽快完善。
十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开门搞活动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开门搞活动,开门让群众广泛参与,真正让群众监督,由群众来评判活动成效。
开门让群众广泛参与。要注重整改、惠利于民,认真整改群众最关心、最急盼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解决好扶贫开发、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让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
真正让群众监督。要通过群众监督,坚决克服“认真搞形式、踏实走过场”、“自说自话、自谈自唱”、“活动疲劳、精神懈怠”等“三种倾向”,强化“夙夜震畏、不敢荒宁”的责任意识,始终以良好的作风和精神状态开展活动,点燃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激情和信心。
由群众来评判活动成效。要坚持把活动的标准定位在群众认可、赢得民心上,切实做到“五个看”:一看领导作风改进了没有;二看党员领导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提高了没有;三看廉洁勤政方面的问题解决了没有;四看关系人民群众的利益矛盾化解了没有;五看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各项目标实现了没有。
名词解释
1、一学三促四抓
“一学”:突出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倡导为民务实清廉,把学习教育贯穿活动始终。
“三促”:用“群众三评”促反思、促查摆、促整改。
“四抓”:抓好立行立改事项、抓好共性问题的专项治理、抓好群众期盼解决的实事、抓好一批本地区本单位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
2、群众三评
作风现状由群众评价、查摆问题由群众评议、整改落实由群众评判。
3、六问六带头
“六问”:一问是否像焦裕禄那样,把群众当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增进群众感情,当好人民公仆?二问是否像焦裕禄那样,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摸清实际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三问是否像焦裕禄那样,敢于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善于担当,不图名不图利?四问是否像焦裕禄那样,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规律,勤奋工作?五问是否像焦裕禄那样,坚持厉行节约、艰苦朴素,勤俭办一切事情?六问是否像焦裕禄那样,模范遵守各项廉政规定,严格要求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
“六带头”:带头加强学习、带头服务群众、带头改进作风、带头整改落实、带头勤政廉政、带头推动发展。
4、双学双争四推动
“双学”:学习焦裕禄精神、学习“三李精神”。
“双争”:争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争当赶超发展先锋。
“四推动”:推动“一创双优”活动进一步深化、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动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
5、双联双创
“双联”:每一个市、县(区)直机关党组织联系一个农村党组织,每一名市、县(区)直机关党员联系一名农村党员。
“双创”:促进新农村建设创业,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6、“一定六有”
“一定”:分行业、分区域、分类别界定基层党组织基本功能定位。
“六有”:有覆盖广泛的服务网络、有功能完善的服务阵地、有紧贴需求的服务内容、有科学有效的服务方法、有务实管用的服务机制、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
7、“三基本”
基本理想信念、基本权利义务、基本组织生活纪律。
8、“双基双治”
抓好基层、打好基础、一手抓法制、一手抓德治。
9、“六看”
看学习教育是否扎实、看查摆问题是否聚焦、看自我剖析是否深刻、看谈心交心是否充分、看开展批评是否认真、看边查边改是否见效。
10、“四个一”活动
一系列优秀影视剧、一系列警示教育片、一系列主题展览、一系列廉政培训。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名词解释”
1、“三严三实”: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出处: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称为“三严三实”讲话。
解释: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
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
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要发扬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2、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出处:刘云山15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强调指出:要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问题抓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解释:群众最痛恨的不是上面没有惠民举措,而是政策始终“走在路上”,服务始终“停在嘴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在身上”,造成“末梢堵塞”, 这就是存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而且是最关键的步骤。水果蔬菜从产地到百姓餐桌经历很多程序,往往“最后一公里”坐地涨价,老百姓苦不堪言。再比如,如何解决好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何解决群众出行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等等。诸如此类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看似小问题,实则是造成“末梢堵塞”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