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站在被暗访的角度,需要自己着力重点做好的工作,主要是针对暗访的"五看",实施好"六抓"。
(一)抓领导,造氛围
1.创卫工作是一项具有全局性的艰巨系统工程,《标准》涉及方方面面,不是那一个局部或部门就能够完成的,必须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成功。
2.对于复审的城镇来说,由于新标准提高了门槛,加之时代的进步,人们愿望的不断提升,会出现"创业难,守业更难"的复杂局面。需要引起当地领导的高度重视,将其列入阶段性中心工作,予以重点加强。
3.氛围浓厚与否,是领导是否重视的表象。暗访人员往往从街头标语、媒体等公益广告中,看到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从城镇出入口是否有国家卫生城镇标牌,看是否执行了国家管理办法的要求。
4.健康教育栏是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关键在内容科学,不在形式高档。普通黑板,粉笔书写也可以,不要求必须统一喷绘和必须用不锈钢框架。
5.控烟场所要有禁烟标示,医院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标示也要醒目清晰。
6.要通过对比性宣传,通过群众投诉平台,让老百姓看到进步和政府的努力,看到问题的解决,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二)抓容貌,清垃圾
1.治理环境卫生必须是全方位的,不留死角。暗访专家检查时常常会以步行的方式,按照检查范围,在不同的区域,走街串巷,关注容易有卫生死角的地方,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不能有成堆或大片陈旧性生活垃圾。
2.门前三包是加强城镇管理,动员群众自觉参与的有效方法。沿街门店可统一定制门前三包标牌,有制度、有责任人,落实规定。
3.治理"十乱",特别是小广告,是城市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衡量城市管理水平的尺子。路面、居民庭院不能出现污水横流。
4.建筑工地的出入车辆不得带泥上路或沿路抛洒,出入口设置要符合规定要求,周边要有建筑挡板。拆迁工地有挡板,无生活垃圾。防止出现文明墙后是垃圾堆、臭水沟的不文明的现象。
5.流动商贩应该实行分类人性化管理。对方便市民日常生活的蔬菜、水果、小杂修等流动商贩或自产自销农民,应允许存在,但要有人管理,设置果蔬直销点、便民服务点等明显标牌,做到人走地净。对不具备基本卫生条件的食品加工,或加工直接入口食品的无证流动商贩,应劝其进店办证合法经营。
6.早夜市(食品烧烤市场)是暗访重点。一是设置区域合理,管理规范,按时开闭市;二是不妨碍交通;三是有人管理、有人保洁,无垃圾乱丢乱扔现象:四是饮食(烧烤)夜市符合市政、工商、环保、食品安全、病媒生物防制等部门的基本要求,具有合法证照、固定加工间、操作间、上下水、防蝇防尘设施、垃圾收集容器等基本配置。
7.有环保意识,医疗垃圾按照规定处理,禁烧秸秆有力有效,无焚烧生活垃圾现象。
8.完善生活垃圾收集、密闭转运机制。实行垃圾收集网格化管理,让居民和商户知道生活垃圾倒到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倒;对垃圾转运车实行加盖密闭,让转运环卫工人知道拉到那个垃圾中转站。环卫工人数量要能够满足工作需要,作业规范。
(三)抓市场,上水平
农贸市场重在管理,重在提高硬件建设水平。
1.功能分区要明确,并按照蔬菜、水果、豆制品、水产品、肉类、调味品、活禽等分区进行,标牌清晰,经营有序,环境干净。
2.活禽区独立设置,活禽销售、宰杀有相对独立的房间,内部环境卫生,基本无禽粪、蝇蛆和臭味,禽笼整洁,地面能够水冲,并保持清洁;宰杀间设备、垃圾桶、上下水齐备,相对封闭经营。
3.对直销活鱼的,设置相对封闭的宰杀间,宰杀台面有遮挡,水冲设施、垃圾桶箱配置到位,基本不见血水横流、苍蝇乱飞。
4.食品加工销售门店证照齐全,内部干净卫生,防蝇防尘设施齐备,无加工、销售、居住为一体的三合一现象。
5.乡镇集会管理有序,分区经营,画线摆放,垃圾及时清理,会散地净,无直接加工的露天饮食摊点。
(四)抓五小,齐证照
五小单位多是弱势群体聚集的场所,也是暗访的必查之地。
1.亮证经营。各类证照必须上墙,在醒目位置悬挂。
2.小饭店符合前厅后灶规范要求。
3.有防蝇防尘设施。
4.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良好。
5.环境卫生整洁。
(五)抓病媒,降密度
病媒生物防制必须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要把孳生地治理放在首位。如有苍蝇飞,就找厕所、垃圾堆;如有蚊子咬,就把水体找;如见老鼠跑,密度定超标。
1.孳生地管理。清除、管理好垃圾、水体和家畜家禽粪便,在蚊蝇繁殖季节,对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桶屋、果皮箱要坚持5~7天彻底清理一次,封闭楼宇垃圾道:不能用车载垃圾周转箱,替代垃圾中转站。对旱厕不能一推了之,要对粪池粪坑进行清掏、填埋,防止残余粪便孳生蝇蛆。
2.防制设施。门安帘、窗安纱、下水道上安篦子、木门上包铁皮。
3.消杀。提倡以人工、物理、生物杀灭为主,化学杀灭为辅的消杀原则。一是灭鼠设施放置要合理,毒饵盒一般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场所室内使用,专人管理,早放晚收;毒洞一般在城中村、农贸市场、棚户区的室外背阴处放置,不宜铺天盖地。二是灭蚊蝇药物宜用环保低毒类的,最好由专业队伍实施,既不浪费,又能满足效果要求。三是在夏秋季高峰期,视情开展3~4次集中压高峰活动。
(六)抓机制,促整改
完善机制,跟踪问效,促进整改,重在实效。
1.责任机制。每一项工作都有人负责,实行网格化的米长制,每一平方米都有人负责。
2.督查机制。以解决现场问题为主,主要或分管领导至少每3天深入实地检查一次,每周至少召开一次点评会,听取上次问题整改完成情况,指出新发现的问题,提出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督查、跟踪问效、例会、消号、网格化排查治理、精细化管理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3.追究机制。对推诿扯皮、行动迟缓的责任人要启动责任追究,用严格的纪律,解决暗访否定因素的问题。
摘自:《扮靓家园--卫生城镇创建随笔》,作者:武文